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在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獨有成就,能夠根據現場規模的大小,安裝相應大小的集散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,并在生化污水處理裝置中安裝蘇淨高效脫氮填料,解決了當前污水處理建設工期較長、工程龐大、投資高、占地面積大、處理效果不佳等問題。
排洪渠廢水主要污染源:珠海某環保公司在珠海G105國道排洪渠旁設立規模爲5000t/d污水處理站,污水來源主要是由汽車城污水、城區生活污水、園區污水以及排洪渠污水組成。
主要處理目标爲:氨氮及CODcr。設計出水水質達到表中标準,總氮不作要求。廢水進出水水質指标如下表:
CODcr(mg/L) | BOD5(mg/L) | NH3-N(mg/L) | |
設計進水 | ≦250 | ≦160 | ≦35(42) |
出水标準 | ≦40 | ≦10 | ≦5 |
去除率% | ≥ 75 | ≥ 80 | ≥ 70 |
工藝流程:
裝置采用物化+生化的處理工藝 ,工藝流程如下:
工藝描述:
集散式一體化污水裝置占地面積小,吊裝方便,采用一站式半自動化管理,節省人工及運行費用。
進水通過調節池及前端物化沉澱池,進行均勻水質及預處理後進入生化池。該項目由于生化停留時間較短,硝化負荷較高,因此在好氧生化池安裝蘇淨高效脫氮填料,有效的增加生化池抵抗進水水質沖擊波動的能力,且蘇淨高效脫氮填料挂膜量大,利于固定生物膜提高污泥泥齡,并且填料的作用可以保證沿着水流方向的專性菌種梯度分布。出水經過二沉池及消毒處理,使得出水穩定達到一級A标準。
該工藝設有污泥回流泵,既可以保證生化系統污泥的補充,又可以通過污泥泵排放剩餘污泥,控制泥齡。
生化系統污泥來自城市污水廠的脫水污泥,投加污泥後進行悶曝挂膜。在生化培養階段,投加葡萄糖、純堿、尿素、磷酸鹽等營養源調整生化系統C:N:P比并且控制溶解氧在合适的範圍内。
挂膜約5-7天,采用間歇式進水方式進行調試,間歇式曝氣控制溶解氧,定期換水以減少微生物代謝産物的抑制作用。待菌種适應廢水的環境,污泥日趨成熟後,改爲連續進水方式進行調試,并逐步增加處理水量和負荷。曝氣量要随着污泥濃度和污泥負荷的增加逐漸加大,便于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附着和穩定生長。生化池裝有指示填料,定期觀察填料挂膜情況并進行鏡檢。待填料生物膜較黃、看起來較飽滿、摸起來較黏,且鏡檢發現輪蟲、鍾蟲等優勢菌種指示生物,說明挂膜良好。對出水定期進行檢測,并對生物相進行視察,當出水穩定達标後結束調試。
該集散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運行,處理後水質穩定達到一級A排放标準。
工程實踐表明,采用安裝蘇淨高效脫氮填料的物化+生化集散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,可以節省大量的占地面積,同時可以針對不同水質進行工藝改造、例如A/O工藝、A2/O工藝、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等,針對不同的生化處理單元,采用不同型号的蘇淨高效脫氮填料進行污水處理,同時可以在生化後端加MBR膜,可以使出水水質穩定達到排放标準。
蘇州蘇淨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© 2021 備案号:京ICP證000000号
技術支持:菜鳥科技